24小時手機咨詢 18221844698
行業(yè)資訊/industry infomation
Hey!
都說日本的廁所領先全球
那么問題來了
我們的差距在哪?
日本東京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了“公廁革命”,其建設和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社會各方面好評。公共廁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日本的科技發(fā)展水平,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本文旨在通過比較日本東京的公共廁所發(fā)展、設置和管理現(xiàn)況,找出值得借鑒之處。
日本公廁發(fā)展上的革命和協(xié)會引導
彈丸之地的東京,公共廁所觸目皆是,走入任一間公共廁所,墻壁、地磚、水斗無一不干燥清潔,見不到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個污穢的馬桶、一扇損壞的門扉。如今東京的公共廁所之清潔度、便利度、先進度已列世界前茅,但數(shù)十年前卻并非如此。
1.民眾訴求推動公廁改革
20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出現(xiàn)蹲式馬桶(日式廁所),當時的普及率僅為9%;進入70年代,坐式馬桶(西式廁所)從首都東京開始輻射向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首都東京的許多公共服務設施都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得到了改善,臟污、昏暗、惡臭的公廁卻備受詬病,這種與城市發(fā)展相當不匹配的狀況一直持續(xù)到20世紀70年代,以致當時的市民較少使用公共廁所。
70年代后,生活水平更加不斷提高,東京人對公共設施和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廁所就是其間的重要一環(huán)。國民對改善公廁現(xiàn)狀的強烈訴求,促使全日本范圍內將“公廁革命”列入地方行政的重要事務加以實施。
2.日本“公廁革命”影響輻射世界
為了進一步推動及延續(xù)“公廁革命”,1985年非營利組織“日本廁所協(xié)會”在東京成立。協(xié)會成立伊始,提出了“創(chuàng)造廁所文化”的口號,并長期致力于廁所文化的創(chuàng)新、舒適的廁所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與廁所相關的社會課題研究的深化等。為進一步深化組織管理的理念,協(xié)會每年舉行一次“最佳廁所”評選,由化學家、醫(yī)生、環(huán)保專家、社會名人和用戶代表等組成專家團,綜合考評廁所文化及環(huán)境創(chuàng)新。由于名額有限,評選要求非常嚴格。
該組織的首屆討論會將每年的11月10日定為“日本廁所日”,在這一天舉行多種多樣宣傳“廁所文化”的活動,幾乎所有的公共廁所都被裝扮一新,廠商也大張旗鼓地宣傳相關產品?!叭毡編铡崩^而在世界范圍引起反響,2001年,總部位于新加坡的“世界廁所組織”成立。
東京公廁現(xiàn)狀
1.東京中心區(qū)域公共廁所為6900余處
如果將公共廁所的數(shù)量作為評判“城市便捷度”指標之一的話,從這一點來看,東京早已在全世界范圍內躋身前列。根據(jù)google地圖提供的“廁所地圖?東京都區(qū)域”進行統(tǒng)計,截至2013年11月,被視為東京核心的“東京都23區(qū)”平方公里范圍內,各類公共廁所合計共6900余處,每平方公里超11處。
即便如此,面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東京人已開始擔心起公共廁所數(shù)量不夠的問題了。目前,預計6年后的賽事舉辦期間將有超過25萬人赴現(xiàn)場觀賽,而比賽場地大多集中在直徑8公里的范圍內。這一區(qū)域內的公共廁所數(shù)量是否足夠?臨時或增設公共廁所已成為現(xiàn)下的一大課題。
2.東京采用“文字加圖案”引導
除了在數(shù)量上做到“足量”,在分布上做到“廣域”外,為了便于使用者查找,東京公共廁所的位置都被明顯地標注在地圖和街區(qū)導向牌上。
一般來說,這些導向牌都設置在較為明顯的位置,對廁位的所在位置、內部具體設置(蹲式、坐式、無障礙設施、母嬰)及使用狀態(tài)等都清晰地進行了標識,各種設備的圖例采用“文字加圖案”的方式,清晰而直觀,無論是否通曉日語都能輕松找到合適的廁位。為方便殘障人士使用公共廁所,部分廁所導向牌上還印刷有盲文。
注重細節(jié)的東京公廁
受制于寸土寸金的地價,東京的公共廁所往往面積較為狹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廁紙、消毒劑、洗手液、烘手機、扶手、掛衣鉤都是最基本的配備。為避免未及時更換廁紙給如廁人員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備用廁紙也不可或缺,即便遇到廁紙告罄的情況,也可通過呼叫鈴聯(lián)系管理人員送來廁紙。
1.追究細節(jié)的“母嬰廁位”
東京的公共廁所在母嬰廁位的人性化細節(jié)上做得非常到位,為方便帶嬰兒的女士,在廁位旁留出放置嬰兒車的空間??紤]到母嬰一同如廁的實際需求,女廁內一般設有多功能“嬰兒專座”,母親既可以在隔板上為嬰兒更換尿布或將嬰兒暫放在隔板上,也可以在如廁時讓稍長的兒童坐于嬰兒座位內。有些廁所內部還備有兒童專用的小號坐便墊,幫助兒童學習使用公共廁所。
2.配置充足的“多用途廁所”
目前,東京的大多數(shù)公廁都附設一間殘障人士專用廁所,使他們同普通人一樣,能夠獲得室外活動的平等權利。考慮到一大部分殘障人士依靠輪椅出行,其使用的廁位面積都較大,該法更對公共廁所中供殘障人士使用的廁位單間面積、入口尺寸、洗手臺高度、鏡面高度及傾斜度等提出了詳細要求。
3.禮貌又節(jié)水的“音姬”裝置
“音姬”是一種可以模擬沖水聲的電子裝置,最初主要安置在女廁所中。因為不希望被別人聽到聲響,日本女性每次如廁平均要按下沖水閥2到5次。為避免水資源的巨大浪費,著名的TOTO衛(wèi)浴公司針對這一習慣,于1988年5月發(fā)明出“音姬”——只要按下帶有音樂符號的按鈕,廁位內便會響起持續(xù)約30秒左右的沖水聲,使用者也就不會覺得尷尬了。目前,“音姬”幾乎覆蓋了東京全域的公共廁所。
4.先進舒適的“智能坐便器”
智能坐便器起源于美國,最初設計用于醫(yī)療和老年保健,僅具備溫水洗凈功能。后經TOTO衛(wèi)浴公司反復研究與試驗,于20世紀80年代推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溫水洗凈坐便器,集加熱、溫水洗凈、暖風干燥、殺菌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日本的智能坐便器技術已能代表世界級高度,在使用便捷度及舒適度上不斷觸摸著極限。
日本內閣辦公室的調查顯示,智能坐便器深入日本民眾的生活,與歐美國家平均35%的普及率相比較,72%的日本家庭安裝了智能坐便器,這一數(shù)字可比肩如個人電腦、數(shù)碼相機等其他家庭設備。而今,這項高科技技術已經走向了公共廁所內,普及率高達90%。
“文化公廁”融合周邊環(huán)境
東京的公廁往往在建設前就以周邊市民為對象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力求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為使用者創(chuàng)造出舒適、愉快的感受。無論景點、公園或街道,東京的公共廁所在外觀上都與周邊的建筑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很少有裝飾豪華、格格不入者。
為了弘揚廁所文化,東京率先在風景區(qū)建造“文化公廁”,在許多景點都能看到一些外觀頗具特色的公廁,它們根據(jù)所在的環(huán)境而采用對應的建筑風格,具有一定的藝術特色,使用同時還能領略到獨特的歷史文化風情。反觀北京、上海的許多公共廁所,在外觀上雖能保持干凈、整潔,但離打造“文化公廁”尚有一段距離。
1.古樸的深川江東區(qū)公廁
與日本橋僅隔一條隅田川的深川街區(qū)保持著古樸素雅的風情,建筑頗有江戶時代的特色,就連這里的公廁也造型復古,門口掛有布簾,乍一看好似一間傳統(tǒng)風格的日式居酒屋。管理部門特意在公廁門口掛了一塊“江東區(qū)公共廁所”的牌匾,融于周邊建筑而又不致誤解。
2.現(xiàn)代的廄橋雕塑公廁
同樣位于隅田川河畔的廄橋,其本身即為東京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在廄橋西面的警亭旁,矗立著一座具有現(xiàn)代風格的雕塑公廁,其入口被巧妙地設計成人臉雕塑——蓄有胡須的為男廁、涂有口紅的為女廁,如此一來,即使站在遠處也能輕易分辨出男、女廁所,充分融藝術于生活,堪稱一處詼諧幽默的城市小品。這座設計別致的公共廁所曾于1992年獲得該地區(qū)的“街角大獎”,不斷吸引著眾人慕名前來參觀。
3.特殊的梅丘誰都可以公廁
作為專供特殊人群使用的公廁,2008年,東京世田谷區(qū)梅丘的兩處“誰都可以公共廁所”增添設置了語音導向裝置。廁所的右側入口對應輪椅使用者、人工造肛手術者及母嬰專用,而左側入口則對應語音導向裝置,這組裝置幫助使用者在廁所入口及廁所內都可聽到由傳感器播放的語音導向。同時,洗手池及馬桶的位置也經過了精心設計,即使單獨一人的殘障人士也無需假手他人,安全便捷地獨立使用。
高科技廁所設備融入東京的都市生活
正如前文所述,東京在80年代的“公廁革命”后,公廁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的躍升受到各界廣泛好評。公廁不但反映了東京人的審美觀,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科技發(fā)展水平。東京人注意將科技與生活相結合,運用高新科技使廁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許多公廁設有紅外線感應器,人一離開即自動沖水,廁位地上的電子秤可以測出使用者的體重,旁邊的扶手能量血壓、測心跳,而內置的化驗儀器會分析出排泄物中的蛋白質、紅白血球和糖分。在告知使用者相關數(shù)值的同時,將資料傳輸給遠程服務中心,幫助判斷身體健康狀態(tài)。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